束河旧俗 - 办丧事


 

去年 10 月某天下午,住如意坊对门一相熟的老太太打完麻将回家,感到头昏躺下后就永远没有醒过来了。村里的人都惋惜:才 77 岁就走了,假若活多 10 年还差不多 ……

也许是水土空气好吧,这里的人多健康长寿,八、九十岁老人一点也不稀奇。无论男女,都是黑瘦黑瘦的,平日村里见闲逛老人,常在村村皆有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相聚打牌,要不就是几位老太太拄着拐杖在家门口东一句西一句闲聊。

上了岁数的男人们,往往爱留飘逸长须,喜欢成群坐在古镇老四方街龙泉村供销社门前一排光溜溜的石板晒太阳,有的捧着足有一米长的旱烟斗吞云吐雾,有的聊天有的懒懒地闭目养神。束河各村都成立“老年会”,定期组织聚会活动,举办球类比赛、个人书画展还外出北京华东等地旅游参观,看来束河老人的日子可真是悠闲自在呢。

这里还保留土葬的习俗。对门老太太的遗体在家中正屋停放,孝子贤孙亲友日夜守灵,门院大开,乡亲们纷纷登门表示致哀。送老太太上山出殡是在她去世后的第三天,上午 10 点整,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用绳子捆绑结实的棺木搬到大门口,家人亲戚率先哭哭啼啼离开家门,吊唁送行的乡亲有五六十人随后,我也和房东大妈跟着人群缓缓而行。沿途见有两桌供品摆在路边,原来是老太太大伯家奉献的。

听房东说,老太太有文化人缘也好,过去的束河虽偏僻贫穷,远离城市,可出身地主家庭的老太太一家也还是逃脱不了历次的政治风波的磨难,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过上了安定富足的晚年生活。我虽来此地不久,但与对门老太太也常有来往:曾借用过她家新房放置从广州运来的 52 张大床,平时串门聊天、互送水果尝鲜 …… 唉!福祸难料生死莫测啊。

叹息中不觉来到村外公路旁。按纳西传统,当送别队伍来到一座桥时,所有女者都要止步返回,而现公路也算作桥了。此时见披麻戴孝的男女亲人排成一列,全部面向来时的古镇方向跪倒在地,最前的是老太太的儿子和抱着老人遗像的孙子(她的老伴不须随同来)。远远地,八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抬着棺木急步而来,亲人顿时齐声嚎哭,女人们更是痛哭流涕地唱着委婉哀歌(房东翻译,歌词大意是倾诉生者对亲人离去不舍的悲情)。盖着红色毛毯的棺木从亲人头顶越过,抬棺木的人将毛毯抛下后,沿着弯弯小道继续往东去。

据说,到了墓地后孝子们要先撒一把土,坟垒好后再在坟头撒上五谷种子。老太太家的祖坟就在不远处的大山里,今后她也将与先人长眠在青山绿水中。

安息吧!好心肠的纳西老人!

 

 

2007 年1 月17 日 写于束河如意坊

 

首页 驴记

首页

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