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美自由行 07

费尔班克斯-瓦尔迪兹-安克雷奇


阿拉斯加自驾第六天 8月25日 南下

淅淅沥沥小雨中与老板说声:拜拜!离开费尔班克斯这座印象深刻的老房子。

早上7:40启程,今天路途遥远,目的地是近600公里的滨海小城瓦尔迪兹。天气多变,时晴时阴时雨,沿途风光很美车少得惊人,一条通天大道向前往后难见有车。查看手机完全没有信号,不由担忧:万一出事岂不是连拨打 911 都无济于事?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喔!

 

我们的第一个休息站,湖面的水生植物开始凋零,天阴沉风大挺冷。费尔班克斯是我们此程前往离北极圈最近的城市(狐狸镇更靠北约20公里),今天沿2号公路--1号公路--4号公路(此4号非北上4号)往回向南走直到海边。

天色渐渐明亮,霞光映照下纵横弯绕的河流,就像条条闪闪发光的蓝绸带。

同样好的路况,只是车更少了。

沿途设有不少观景台,眼前一条浩荡冰河从云遮雾障的峡谷中伸延,直奔山脚广阔的草甸。

草甸水草茂密河道流淌,积水泱泱,远处有一束阳光照在山脊上,黄黄绿绿分外悦目。

山道弯弯

 

离开费尔班克斯往东南方向行进,放眼尽是平展展的低洼沼泽地和广袤的原野,连成片的杉树和白桦林,继而出现河流浅滩,珍珠般的池塘,集聚冰川浑浊融水湖.下午到瓦尔迪兹与安克雷奇分路口(4号与1号公路交汇点)时,加油25美元,此时离目的地还有近200公里呢,一鼓作气开车继续前进。

 

著名的阿拉斯加输油管道。上高山入地下过草地,横亘天地之间,蜿蜒于阿拉斯加广袤的大地上,实在佩服设计者之精妙构思以及建造者之匠心独具。 1973年11月,阿拉斯加输油管道、中继站和终点站建设开始动工。计划工期3年 (1974-1977), 耗资80亿美元,1977年6月第一批原油进入始发地 PRUDHUE BAY 管道, 8天后到达 VALDEZ, 8月1日第一桶原自北冰洋的原油从 VALDEZ 装船 , 登上油轮离开码头运往美国内陆。

图文介绍,可清晰输油管道的走向。

 

输油管道北起北冰洋的 PRUDHUE BAY, 南至南部海港城市 VALDEZ(即今天我们去的瓦尔迪兹), 管道穿越了300多条河流和近650公里的冻土带,全长1480公里,年输油量1亿9千万桶以上,是美国最大的现代化输油管道,石油开采量占美国采量的1/10。它的作用不言而喻 , 把北冰洋和沿途各地开采出的石油 , 经过输油管道到达 VALDEZ 再装船运往美国内陆加工。

阿拉斯加土壤湿润容易腐蚀管道,直径48英寸的输油管就架在地面之上( 约420英里 ),土壤干燥的地区则铺设在地下。为了适应严酷气候环境,输油管特别设计成曲曲折折的形状,以防止热胀冷缩和地震的破坏。

 

 

沿途常见到跨越阿拉斯加的输油管,这是一项伟大的人类创造工程,37年来开采的大量原油源源不断输送到美国内地,那可是振兴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血液啊。当年俄国佬无奈之下贱卖这片富饶热土,如今肯定后悔得要捶胸顿足呢。

 

抬头看到如此明净的天空和云彩,还有路旁山岗开始泛黄的林木,随手再来几张!

雪山融水从山谷中流过

路旁高坡停车,出现在眼前是望不到边的杉林海,虽然没有热带雨林那般高大挺立,杉树如同检阅队伍中的士兵一样:整齐、有序、团结、向上,充满蓬勃朝气。

天苍苍地茫茫,大河滔滔向南流。冬日,这里将是冷酷的冰雪世界,杉树终年常青傲风雪,也是人们装饰打扮欢度节日的圣诞树。

流动的河水是冰川融水,带有大量难以沉淀分解的石粉因而浑浊,这片静止的湖水,那么清亮碧蓝透明冰凉,仿佛是上帝遗落在人间的一滴泪珠。

登上高高的河岸,目光穿过河滩茂密连天的杉树林,依稀见云中屹立两座雪山,那是美国最大的 Wrangell-St Elias (兰格尔-圣伊莱亚斯国家公园),雪山是多年前喷发形成的火山。

观景台上的国家公园文字介绍

开始进入山林路了,风光愈发壮美,山势越显奇峻林木繁茂,天气晴朗真是一幅绝美自然画卷!此时天空飘来黑压压的厚云,雪峰冰川笼罩在迷蒙云雨中,我们唯有心中祈祷,但愿返程时老天开眼。

前往瓦尔迪兹的4号公路是著名的景观大道,今天我们只有雨中叹息的份儿啦。

冰川前沿延伸至路旁

走进离目的地不远的一个峡谷里,悬崖峭壁上多条白练瀑布飞溅而下。

 

下午5:30终于到达瓦尔迪兹的 Totem Inn 旅店,也即是 4 号公路终点。前几天订房时我们常用网站已全部爆满,只好通过谷歌搜索才艰难找到这家。房内配有厨具,2 晚共421美元(含税),不便宜呢。

 

旅店墙角有只小白兔,一身雪白红眼睛长耳朵非常可爱。受惊一溜烟钻进屋底的木板缝隙,原来它们的老巢就在那里!

 

阿拉斯加是原油生产地,而这里的油价奇贵,我们估计原因1、原油从阿拉斯加运往美国内地,加工后的成品油再返回,运输成本高;2、阿拉斯加天气寒冷,每年仅夏季可接待游客,全年赚钱仅靠几个月的旺季,人工房价物价齐齐飙升,油价自然水涨船高了。

整整一天开车8小时。

 

阿拉斯加自驾第七天 8月26日 瓦尔迪兹

瓦尔迪兹风光

 

清晨醒来睁开眼,看到厚重窗帘透出一缕强白光,呵呵,今日是个好天气!

窗外是白雪皑皑的山峰,条条冰川挂在两峰间,白云缭绕云蒸霞蔚。瓦尔迪兹小城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名副其实的依山傍海,而山都是银装素裹的雪峰,数数一眼可见有十多条冰川呢,风景绮丽如同明信片,怪不得被称为阿拉斯加小瑞士。

磨磨蹭11点才出门,烈日当头,虽说气温不高但强烈阳光晒得身上暖洋洋,穿风衣便可。旅店就在码头附近,渔船游艇停泊在港湾,那些一早出海打鱼巡游的人还未归来,看到三两渔夫岸边处理今天的渔获——把三文鱼切头、开膛、片肉,只留下两大条鱼肉和鱼子,其余扔掉 ……. 。沿岸边闲逛,爬上长满绿树的小山岗,密林遮挡难看到远景。

 

小城依山傍海,雪峰冰川环绕。

退潮后的海港码头。 Valdez座落在威廉王子海湾的北岸,是Richardson公路和800英里输油管的终点,北美纬度最高的不冻港。

清晨到码头遛狗的人。看来瓦尔迪兹人喜欢养狗,而且多是威武长毛大狗。

作为淘金者的始发据点这座海滨小城始建于1897年,上世纪初Wrangell山脉附近发现铜矿则进一步促进了Valdez的发展,目前居民仅数千人。 1964年前的Valdez是在现城区东面4英里处,当年的一场9.2级的地震彻底摧毁了老镇,后来举镇搬到现址。

登上小山岗,隔海峡望连绵雪山。

人在画中行

对面的原油储罐区和码头。

 

该地发生的另一大事是1989年3月,一艘埃克森油轮在距离Valdez约30英里的海面上触礁, 1千多万加仑原油泄漏,导致海湾内大量海生动植物死亡,该海域生态系统几乎崩溃。

 

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其影响深远。 事故方已为此付了近 10 亿美元用于清理泄漏原油和恢复生态环境。

瓦尔迪兹的气温明显比内陆要低,海岸边的火焰花已全部凋谢,连白絮都飞飘了。

有渔夫打鱼归来,沉甸甸的好似有嘢到。

这位渔夫颇为得意高高举起一条大三文鱼,好让我们拍照。

只见他熟练抄刀,快手先将鱼子取出,然后切下大鱼头。

不锈钢滑槽将人们丢弃的鱼头鱼骨鱼皮鱼内脏等,统统送回海里,给那些守候的海豹海狮和鱼儿作大餐。

起鱼腩,把鱼骨和鱼尾顺手丢进滑槽......

起肉

三下两下切出两大块

再把鱼皮切除丢掉......

看到此时,狮子几乎忍不住脱口而出,哇!太可惜啦,椒盐三文鱼皮卜卜脆,美味啊!

香煎鱼头骨腩+莞茜+豆腐,煲汤香浓美白清热降火,正啊正!

不到五分钟,一条大鱼被肢解后剩下两片金红色的鱼肉,搞掂!渔夫最后还不忘要将案板冲洗干净。

“钓鱼大赛称重处”,渔夫们都以能亲手钓到大鱼为荣。

网上驴友介绍:瓦尔迪兹海鲜全阿拉斯加最棒最平!为食猫当然不会放过美食滴!四处搜索找到码头旁的这家专售海产品的小店。

阿拉斯加最有名的海产品:三文鱼、帝王蟹、比目鱼。海鲜店买了帝王蟹脚和海虾,帝王蟹脚每磅 17 美元,合计 68.34 美元。

买的帝王蟹都是已煮熟再冷冻的,水开了,准备下锅。

海虾也是本地名产,开水煮熟捞出就入口 …….

没有酱油蘸蚝油,转眼功夫15只大海虾一扫而光。

帝王蟹脚也煮好啦,即时手抓嘴嚼大快朵颐!趁热下肚半只帝王蟹被二人吃掉剩下几条蟹脚(留晚饭吃) …….

看!这才是帝王蟹最精华部分——鲜味蟹脚肉。

狂吃帝王蟹真是好奢侈享受啊,这辈子实再难有如此放纵机会了。 实在撑得太饱了,要吃消食(滞)药啦。

 

瓦尔迪兹不大,人口不足万人,法院、医院、消防队、社区教堂、海岸警卫队、 Safeway 超市(营业时间4:00-24:00),还有会议中心、三个博物馆、图书馆等全配备,实在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到瓦尔迪兹的另一个热门活动是乘船去欣赏著名的Columbia Glacier(哥伦比亚冰川 ) 以及海上的野生动物们,狮子想到晕船就心惊惊,不去也罢。

下午开车到码头,原计划27日从瓦尔迪兹直接坐轮渡前往惠蒂尔,偏偏当日无船开,只得开车返安克雷奇(坐渡轮可顺路看海景及海洋动物,少走一段回头路,但错过1号观景大道)。登高看市区,到游客服务中心,前往飞机场附近的冰川,到海峡对面的海堤看风景、海鸟,看从高山飞流而下的瀑布,发现河溪浅水中还有不少鲑鱼,筋疲力尽垂死挣扎,它们终于回到了出生地结束生命。

 

瓦尔迪兹历史档案博物馆

游客接待中心,旅游业是瓦尔迪兹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接待中心是一间宽敞装饰简朴的的木头房,最吸引眼球是守在一左一右的野牛和棕熊标本。

夏季如期而来的三文鱼群给人们带来滚滚财源,故把三文鱼当作福星。

许多年前人们靠狗拉雪橇,坐马车来这里。上面是从安克雷奇准备出发到瓦尔迪兹的老照片。

三个不同时期的全镇市民“全家福”

相当规模的图书馆

老两口看海

或许,孤独的他正回忆那曾经的美好。

攀上一座小山,环视五彩缤纷的瓦尔迪兹。

渔船游艇码头

开车到市区东面的一个冰川景点

冰舌已退缩峡谷里了,融水中还留有混杂碎石的冰块。

 

傍晚时分——已是6点多钟了,离开冰川顺海堤开车来到当地人看日落最爱去的地方:Dayville Road,有大片海滩,对岸是连绵青山,山顶依稀见积雪,而瓦尔迪兹镇就藏在一角。据说Dayville Road有条路,夏日晚上熊会从山上的树林中走出来,跨过公路到下面的海滩捉三文鱼。

我们没有见到熊出没,看到路旁一辆辆安营扎寨的房车,以及陆续过来补充不断壮大的队伍。海里倒是有捉鱼的,一个全套武装的老头顶着寒风,手拿钓竿下半身泡在海水里,海滩有人陪同远观,他的老伴儿。

 

退潮了,海面露出沙洲,成千上万的海鸟盘旋飞翔觅食。

今天看不到日落

宿营地里泊满各式房车,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的。旅游旺季开房车合算,虽是“蜗居”但方便省钱,说走就走说住就住说吃就吃,无须花高价住酒店旅馆。收费营地有齐全的生活配套设施,还能方便上网。

房车主们喜欢呼朋唤友结伴,兴师动众全家出动,连狗也带着一起旅行。营地里还扎起帐篷,生火煮饭烧烤,如果钓到鱼正好加菜。

返程,城郊的一片沼泽地。

暮色中来到路边的一处景点,是农业部的一处国家森林管理站。

瀑布从后山高高的悬崖冲下,发出雷鸣般的水声,激流湍急白浪花翻腾。

下游的水洼中发现有不少三文鱼

水很浅,鱼是无法再前进了,从这里游出,经历海上三年的风浪搏击千辛万苦回来了,即将结束短暂不平凡的生命。

晚上煮饭,牛肉马铃薯番茄汤,继续干掉中午吃剩下的帝王蟹脚。

 

饭后小镇散步。阿拉斯加恶蚊实在猖獗啊,我们像包头党蒙头蒙面露眼逛街,还须时时提防着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常有野兔路旁吃草或一溜烟窜出,各种毛色体型细小很可爱。

开始作旧金山的行程计划及订票订酒店, 4 号到达旧金山,逗留 10 天,准备到优胜美地等国家公园, 14 号飞温哥华。

 

街上的三文鱼雕塑

老黑,胆大心细颇老道,滴溜溜的眼睛警觉注视着我们。

蹦蹦跳跳横过马路,嘿,还会机警避车呢!

肥嘟嘟,浑身长着铁锈色的长毛,警惕戒备的眼神。

小灰害羞怕人,颜色是罕见的铁灰色。哈哈,看来瓦尔迪兹真是个多民族的兔子联合国哦。

路边的房车宿营地,不时兔子大摇大摆窜出。

逛了一圈回到旅店,时间不早啦:晚上8:38。

 

阿拉斯加自驾第八天 8月27日 重返安克雷奇

2014年8月27日,早餐后启程,时间:8:00。瓦尔迪兹加油25美元,每加仑升至 4.55 美元。下午到1、4号公路交汇处加油25美元,4.41/ 加仑,晚上安克雷奇加满油,56.36美元,3.89/加仑。 真是:一天之内加油,分分钟唔同价。

天灰沉沉,前天的虔诚祈祷不灵,这4号观景路还是与我们无缘。

 

实在太扫兴了,20米外什么都看不见,蒙查查。

经过华盛顿冰川景点,冰舌延伸到离地面不远处,这是一个移动的冰川。在北美旅游途中,即使偏远景点都能看到科普图文介绍,让人们在游山玩水过程中也不断获得到新的知识。

灰蒙蒙寒气逼人,距离很近可看到冰体上的蓝光。

开车继续行进,天渐渐放晴,突然眼前云中露出一角闪闪发光的冰山!那正是兰格尔-圣伊莱亚斯国家公园的Mount Drun!

兰格尔-圣伊莱亚斯国家公园建立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公园位于阿拉斯加州东南部、安克雷奇以东,园区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美国最大的国家公园,面积是黄石国家公园的六倍。

大路通天一直伸向前方雪峰群,真是:望山跑死马啊,还远着呢。看到路边有个国家公园标志,我们便右转驱车开进,一路瞻前顾后无车来往,走了半天才发现不对路,唯有掉转头返回。

用相机拉近距离仔细观察,被白云簇拥的雪峰仿佛悬在半空,格外雄伟壮丽。

我们走错了路,一直跑到了奇特诺 Chitena 。 兰格尔-圣伊莱亚斯国家公园西南门旁边的小村庄。只有准备露营的背包客才走这个入口进公园。

 

美国境内二十座最高峰中该公园占八座,有四座山峰的高度超过了4800米,其中包括美国第二高峰、世界上最高的沿海山脉——高约5489米的圣伊莱亚斯峰(Mount St. Elias)。

 

走过狭窄的山口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条宽阔的大河从容不迫在两山间流过。

河流如何蚀刻而形成该地貌的图文介绍

开车走过跨越河面的长桥来到对岸沙洲,浅灰色的冰川融水浑浊,河床岸边泥沙细碎,杂树丛林藏着部破旧房车,耳畔传来哗哗水声连人影都没见着。

 

赶紧原路返回,出大道沿4号公路继续北上,很快又看到指示牌。原来国家公园游客中心就在前面路口,我们白白走了120公里冤枉路!

到游客中心参观,看了介绍兰格尔-圣伊莱亚斯国家公园的短片《阿拉斯加的皇冠》。

 

这个地区被冠以“北美山国”的美誉,不单有北美大陆上最大的冰川群,还是三条山脉的交会处,形成犬牙交错的山峰、美丽的河谷和巨大的冰川,而从北面延伸而来的巨大的兰格尔山系(Wrangell Range)则是国家公园高挺的脊梁。

阿拉斯加恶蚊介绍。虽已到了它们末日的初秋,但仍常受到恶毒攻击。

河边也看到这个类似的家伙,半天也猜不出是什么玩意。 谜底——印第安人捞河中三文鱼的渔具。

离开4号公路在“金三角”加油完毕,转1号公路东行,路旁一簇簇黄灿灿的秋叶。

阿拉斯加1号公路风景优美,是摄影者趋之若鹜的景观大道。看到壮观冰河从大山向我们走来,马上停车拍照!很快陆续跟来了几部车,大家纷纷举起长枪短炮和手机。

对面群山如驼峰高耸而山谷呈凹形,很明显过去都曾是白雪覆盖的雪山冰川,而山脚下大片平坦的草原,则是冰雪消融年复一年带来大量碎石所沉积。

风景绝美,可这段窄路紧挨陡壁而建,大拐弯大坡度,根本没有考虑东去游客停下车观景,一踩油门便“轻车已过万重山”,实在不甘心。走到前方正好有个岔路口,赶紧左拐掉头往回走,小路通向密林中的木头红房子,门前一片蓝色花儿阳光中招展。

回到匆匆路过的观景台,两人迎着山风伫立在万丈悬崖边屏息凝神,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

远山白雪近处黄叶,冰河从山谷奔腾而来,银光闪闪势不可挡,深渊下一道浅水静静流淌.......

意外惊喜接踵而来,车开到路边的高坡停下,眼前又出现一条气势磅礴的冰河。

一路靓景一路惊险,这段仅有对开双车道的山路终于结束。来到山脚小憩,明镜似的湖水倒映蓝天白云奇峰绿林,千姿百态的阿拉斯加,将她妩媚迷人的另一面尽情展现在我们面前。

天色渐暗寒风扑面,夕阳照在高耸的山顶上,马上就进入安克雷奇市区了。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驴记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