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 广州丽江自在游 (云南建水)

 


 

清晨,告别普者黑。

 

简单早餐后出发。文山盛产田七,特地到丘北县城的南门市场察看行情。没想到县城市场乱哄哄,打听田七价格远比网购贵。看到村民挑着担子卖自产瓜菜,有的赶着满载白萝卜的牛车沿街贩卖,唉!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的青菜萝卜能值多少钱?不由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解放半个多世纪了,老百姓的生活依然那么穷困,当年为穷人翻身打天下的父辈在天之灵也不安啊。

12点离开丘北,上高速直奔锁龙寺,然后转南继续上高速,下开远,走了一段尘飞车挤人多的省道,最后重上高速顺利到达建水县,入住临安古城中的《临安故事》客栈,158元/晚,无早餐。

 

建水位于云南南部红河北岸,面积3789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1994年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建水古城临安街

 

建水历史悠久,建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曾一度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建水文物古迹荟萃,风景名胜诸多,具有元、明、清各朝代建筑特点的寺、庙、塔、楼、桥和民居达百余处,享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

没有预先做功课只准备在建水住一晚,抓紧时间游览了离酒店距离最近、誉为“滇南大观园”的清代大型民居朱家花园和朝阳门,明天前往历史文化名村——团山。

 

临安街上的《建水学政考棚》,阳光下的白墙黑字很耀眼。

大门敞开,等待游人香客到来。

学政考棚是滇南教育昌盛发达的重要标记,当年云南提督学政定期在此举行院试的考场,明代旧址位于城内东南隅,清康熙三十年才移建于临安今址。

墙上列有当地有史以来考场中榜者“光荣册”。《论语·子张》 子夏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如今也同样,君不见天朝学子们废寝忘食寒窗苦读 M 年,还不是为争取考个公务员?

请看看“榜”下面的黄牌,其中有庙内道长为太岁星君解太岁广告、静庵主持联系业务手机......无言。

 

朱家花园正门

 

下午4点多,赶紧到《朱家花园》游览。凭“老人证”狮子享受全免票待遇,老B凭身份证买半票25元。朱家花园位于建水古城的中心,是清末土豪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占地2万多平方米,为建水典型的 “ 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 ” 式传统民居,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

百闻不如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精致豪华又气派,那是清代朱家两代人花巨款心血所建成。随着中国政治风云变幻,花园的命运亦起伏多难,屡遭强盗式抢劫最后沦为军营医院,被毁破败不堪,而朱家后人命运更是跌宕悲辛各散东西 … ..直到八十年代初花园才重获新生,如今成为游人观赏的旅游景点。

 

大门两侧的抱鼓石,选材考究雕刻工艺精湛,图案吉祥物。抱鼓石是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件精美的石刻工艺品。

看起来一目了然

走进去才发觉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迷宫感觉。

中将第

斗拱上有数对木雕彩绘龙头,极为华丽奢侈。

花厅全景

后花园,对照朱家花园鸟瞰图,经历多年这里已有了很大的改观。

朱家花园房屋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整个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

可以登上二楼参观,室内摆设古旧家具,应为清代富贵朱家人的寝室。

朱氏宗祠

清水一池,成群锦鲤潜游。

中间搭建戏台,戏台侧门上的这副对联颇有意思: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横额:高。

金碧辉煌的木雕六扇门

宗祠窗棂,镂空的木雕寿字,中央还有蝙蝠——意喻长寿有福。

穿过长廊就是建水和朱家花园历史展览馆

红楼猜射——大家族成员聚众玩游戏之地,即现代“娱乐室”。

时间有限,唯有走马观花四处逛逛。

梅馆。朱家花园历经战乱洗劫及建国后的多次政治运动,最后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经过艰苦的重建整修复原抢救性工作,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才基本恢复原貌。

菊苑

竹园

兰庭

兰花幽香。为让游人能亲身体验清代富贵人家的起居生活方式,现从二进院的四个院落中增辟了“梅馆”、“兰庭”、“竹园”、“菊苑”共28间客房对外开放,我们看到有外国游客办理住宿登记,每晚人民币约400多元。

建水多泉多井,各式各样。这是朱家花园内的一口井,俯身望去,水清井深。

一只猫儿悄然无声从瓦面溜过

 

到朱家花园附近的《香满楼》吃晚饭,点了建水特色菜:三七汽锅鸡、清炒草芽、酥炸排骨,大盘端上来,份量足够大味道实在不怎么样,比起狮子的厨艺差多了,花122元。老B评论:该地还处于讲求大鱼大肉满足食欲阶段,大种鸡大种猪粗制滥造填肚皮,我们肯定吃不惯。

饭后逛街、拍朝阳楼夜景,到超市补充粮草饼干水果等。

 

三七汽锅鸡来也,出品也真太差了,居然捞出一个鸡头三段鸡脖子!

清炒草芽,据说这是建水特有的水生植物的嫩芽。

美酒一坛坛

建水还有不少小吃颇有名气,上镜央视拍的“舌尖上的中国”,可惜我们肚量有限,只能留着下次吧!

朝阳楼夜景。朝阳楼始建于明朝 洪武22年(1389),已历六百多年沧桑,至今仍巍然屹立,雄伟壮观,驰名中外。朝阳楼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类似(比天安门早建成28年),故有“小天安门”之称。

 

离开建水古城。因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建水形成了汉文化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多元一体文化,境内尚存不少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科学价值、观赏价值的典型建筑。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提前做功课,已到门前却擦肩而过,缺了游览“建水文庙”。 文庙始建于公元1285年(元朝),至今己有700多年的历史。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己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在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

第二天收拾行李退房,《临安故事》客栈热情殷勤的服务员留下好印象。10点前车场取车上路,经过一农贸市场,狮子一口气买了十多斤三七,每斤150元,同等质量的要比网购便宜,离开后才发觉缺斤少两,总的来讲还算便宜(自我安慰)。

在导航仪的指引下走323国道前往团山村,城西13公里并不远但路不好走,多在拥挤市镇中间穿过(其实走高速更合适)。团山村门票100元,狮子享受全免票,老B半票25元。

 

高高在上气势不凡的团山村寨门

 

团山村历史上曾是彝族人居住地,直到明洪武年间,一名来自江西鄱阳为张福的商人,生意做到了临安(建水),他看中了城外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在此安家落户。此后张氏后裔开矿经商挣得钱财,纷纷回团山村建房繁衍子孙,成为一个典型的家族聚集村落。

团山村至今完整保存了十九世纪滇南乡村的特色风貌与社会人文环境,村中现存的古建筑由传统的汉族青砖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汉彝结合的瓦檐土掌房三类建筑组成。被称为“拥有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2006年团山村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遗产保护名录”,而张家花园、张氏宗祠、皇恩府等民居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手拿着游览路线指南图,来到团山村古民居这户大宅院门前。

房屋坐西朝东,粉墙黛瓦,檐角飞翘,青砖作墙裙,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挂,黄底黑字崭新的《将军第》格外显赫。目前村里保存完好的汉族传统民居15座和寨门3座、寺庙3座宗祠1座,它们都已被编了门牌号,民居里为多户人家共同拥有的家园,而游客也可随时内进参观。

踏入大门通过走道来到第一个庭院,就被眼前的巨大反差吓了一跳。

典型的“三房一照壁”传统院落,由三面房屋一面照壁所组成。庭院以天井为核心,厅堂紧凑舒适布置合理,虽然显旧破败,仍见正房上有金匾,梁棹窗棂间雕镂精致,画栋丹楹,真是富贵大户人家。

地上随处堆放乱七八糟杂物蔬菜,墙上树上吊挂拉衣物的大杂院。

这块匾额是翻新重做的

正房现为屋主家的客厅,一台老式旧小电视机开着,肮脏的地上乱成一团,看到有个男孩钻在门外小桌子下独自玩耍。

院子里的柴火堆

团山村张氏后人

走道的墙上发现了这条毛主席语录

这是“将军第”另一个庭院。团山民居有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平面布局包揽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等主要形式。

梁、门楣木雕描金绘彩极其精美,斗拱上除龙头外还有鹿等吉祥动物,岁月悠远依旧色彩鲜艳。

几乎每正房都有匾额

最可笑的是匾下的这一行字: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字写得实在太丑,真是失礼祖先啊。

又一个庭院,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分别入住各家村民。

白天村民多数外出,大门洞开游客可随意内进,有的房门虚掩有的用一把小锁扣在门上。

走道的采光小天井,瓦顶上长满野草野花,这种植物广州老城区旧式瓦房顶也常见,开一串串红艳艳的钟形小花,很美。

离开《将军第》,沿村中青石板路继续寻觅往日富贵人家的踪影。

大名鼎鼎的张家花园

正门。张家花园建于清代末年,占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是张氏私人住宅。房屋平面布局基本为建水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形式,纵向横向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和花园祠堂,是一组规模较大、建筑质量较好、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群。

张家花园由寨门、一进院、二进院、祠堂、碉堡等组合而成,大小天井21个,房屋共119间。如今张家花园分作两大部分,左侧的院子为数户村民居住。

小院经过收拾稍微整洁,无人,房门紧锁,地上竖着的小牌有中英文:本地农民工艺品。

雕刻精美的六扇屏门, 为三层镂空, 镂工精巧, 穿漏与浮雕结合自然,有各式吉祥图样、戏文人物等,如喜鹊报春,象呈升平,鹿望金珠,双狮戏球,松鹤延年……有传言(不知是真是假),张家人当初悬重赏寻了一位外地木匠做此六门,酬劳是:一两木屑一两银,二两木屑二两银,三两木屑一两金,木匠精雕细刻历经十余年才算完工,于是这六扇门竟成了木匠生平绝刻。

村民在自家院子摆卖做游客生意,这位女子用水稻芯编草垫,大的每个价格约35元。

我们对几块“肉石”有兴趣,据货主介绍,这些石头并非本地所产。

村民卖的多是低值自产工艺品,旅游淡季游客很少,煮饭洗衣管孩子看档口有空闲手编草垫。

房屋为两层木楼,窗上绘有书画,顶盖筒瓦。屋檐凌乱拉电线,二楼挂晒一串土猪肉腊肠。

另一家的天井,筑有花台、储水石缸。被挖了两个窗洞(作厨房排烟孔)的照壁上依稀见革命标语:应让(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都得到 XXXX 。

一把关公锁,房门旁地上斜靠一竹筒形状的东东,那是两广及云南人常用的抽水烟具。

后来得知,经营管理团山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公司与这十多家榜上有名民居的村民约定,允许游客内进参观,每年回馈很少的一些钱作为代价。

 

比起朱家花园,团山古民居规模更大也极讲究奢华,随便踏入某个院落,眼前的一幕幕都会让我们大开眼界赞叹不已亦瞠目结舌。在醉心欣赏那些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书画,透过历史的烽烟变幻世态炎凉的现实之余,感慨那些达官贵人的后人,他们住在祖先留下积满厚尘挂满蜘蛛网的奢华豪宅里,过着清贫俭朴的普通生活,昔日富丽堂皇的厅房书房,如今堆满杂物破烂当柴房,有的在院里养鸡甚至养猪养牛。

唉!世间沧桑变化,曾经荣华富贵都化作往事尘埃,随风而逝。

 

跨过月亮门就是花园了。张家花园建筑规模在建水民居中可称第二位,而建筑质量、完好程序,文物价值则可称为首位。解放战争时期,张家花园是云南地下党统战组织“九人团”的一个活动点(可见张家后人也有革命党)。

房屋的书画作品虽已陈旧褪色或破损,但均属上乘之作,所有精美绝伦的诗词书画都是请当地名家绘作。

房屋建筑整体造型幽美,斗拱正檐,屋角起翘,屋面反曲有举折呈流线型,一色的灰调文,给人舒适之感。雕梁画栋,名人书画无一不备,极富装饰性。

正厅居中,两边建有吊脚二层楼,园内栽种花木,中央一方形池塘。目前该院落村民已全部迁出,清幽秀丽古香古色,专供游人参观。

此屋摆放书籍,内容多为介绍云南及当地人文景观,奇怪无人看管,老B镇守门口,权当临时管家。

登上二楼,一池碧水映入眼帘。

因长期缺乏维护和管理,张家花园失去了原有的完美与灵光。但房屋构造的典雅、恢宏与装饰华丽奢侈,仅次于朱家花园。

雕镂精巧的花格门窗扇,古色古香、铺地、柱础、窗下坝墙、门垛和照壁都很有特色。多而不繁、艳而不俗、朴实而不呆滞、简单而不粗陋,具有建水民居的主要特点。

各种石雕生动精美,这是池塘石栏柱上的莲花宝顶。

张家花园后面的一株枝叶婆娑的老榕,老B说这是古村落常见的“风水树”,荫庇着张家后人世代平安。

步出花园走入小巷,耳边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四五个小女孩蹦蹦跳跳玩游戏。呵呵,她们两人一对用带子将脚绑起来,歪歪扭扭嘻嘻哈哈齐步走呢。看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靥,不禁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快乐时光(我们曾玩过这游戏),也想到了那些从小就要为“赢在起跑线上”而遭罪的城里孩子.....

村里的精明人也在小巷开店,卖旅游小商品、餐饮店,更多的是山里奇木、奇石、木拐杖和这类自编手工艺品。

看看门牌号,这间青砖大屋也是属于对外开放的院落,敲门无人应,推开虚掩的大门径直内进。

屋里出来一位老妇人,热情招呼并带我们到一楼二楼及天台参观。

最高的碉楼建有防御射击用的枪眼

通出村外的其中一个寨门,很有气派。

团山村有个“四方街”,是村里的活动中心区,看到这个还保留旧貌的供销社、墙上熟悉的革命口号老标语,仿佛时光倒流了几十年。

张氏宗祠就坐落在旁边,相比之下显得简朴实在,那是族人议事祭祖的地方。宗祠内刻有碑文阐述张氏来龙去脉的历史渊源,有《张公百忍歌》、百忍家风......。成语:小不忍则乱大谋,告诫人们小事不忍耐就往往会坏大事情,要以“百忍”为安身立命之本。在600多年的岁月里,张氏家族人才辈出,然而在动荡革命时期,“百忍”也逃脱不了衰败的厄运。

村里的一口大井,约建于明代,井径4米深5米,水源丰沛清冽甘甜,圈井至今从未枯竭,一直是村民的主要饮用水源。

顺着村中田间小路,我们来到《皇恩府》。

何谓“皇恩”?原来建屋者之母“扶孤成立,子孙济济、五世同堂”,被朝立封安人,敕封“皇恩旌表”匾额,故府有其名。

《皇恩府》是典型的二进院落,庭院宽敞开阔,厅堂装饰华美,有许多寓意深刻的木雕石雕。

通往楼上两梯的横梁,一左一右分别雕有代表“文”的笔与洞箫、代表“武”的利剑。

许多语重心长的楹联、诗词、格言,斑斓高雅的书画艺术作品,装点着屋壁蓬荜增辉,可见屋主人的文化品位。

蒙厚尘挂满蜘蛛网,看到“温良恭俭让”———不禁记起文化浩劫时流行的一首红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很有意思!

当地书法家题写的诗词,画家绘的竹、菊、梅和山水人物国画作品,真是锦上添花美不胜收!

《秀才府》除正门尚存,院内已是残垣断壁,仙人掌满地疯长、杂草丛生一片破败。

转身离去,发现了角落里这些曾风靡一时的豪情万丈老标语。

屋檐上荒草萋萋

与刚才的破落秀才相比,《司马第》就光鲜威水多了。

有春联有财神有插柳,有人气。原来建屋人先祖曾有儒士身份和司马官衔,故名《司马第》。这是团山民居建筑中唯一不属于张氏宗族的传统民居。宅院布局也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组成的二进院落。

屋主老两口在家,男主人姓毛,矿上退休工人,女主人务农,边麻利干活边聊天。小院收拾得干净,正房当厅,墙上贴着一幅毛泽东像。说起几个孩子眉飞色舞,提起管理公司企图用极低价租用村民的老宅就一肚子气,“50年的租金连买城里的100来平方米房子都不够,还要自己出钱装修......,老房子住惯住熟了真不愿离开,舒服自在还不用花大钱呢”。

仔细观察,该院内的木雕尤其出色,人物形象表情动物姿态栩栩如生,植物纹样、几何图形生动精细,根据各种形体采取不同的雕凿方法,穿漏与浮雕相结合,真是面面俱到。民间能工巧匠技艺之高超,实在令人折服叹为观止。

我们告诉屋主人,好好守护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梁上燕巢。屋檐下,春燕年复一年地归来衔泥筑巢,哺育后代。

唐朝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村里小店买果木拐杖两条50元、果木手捶8元,奇石——五花肉石两块150元,肥肉石一条200元,此行收获颇丰。

下午3点,离开团山村在黄龙寺上高速,经个旧转往元阳梯田景区。便捷的水泥路已修进大山大岭,暮色中来到元阳梯田景区的箐口游客中心,门票同样50元/人,狮子免票老B半票25元。也应该啦,仅仅修建这条景区路就要花去巨款。元阳梯田位于元阳县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劳动杰作,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梯田绵延了整个红河南岸。

晚上8点多才到达多依树观景台旁边预定的《雕刻时光》客栈,150元/晚。到外面《小马哥》饭店吃饭,点了腊肉炒蒜苗,菜心、芥菜清汤。饿了感觉到饭菜特别香,狼吞虎咽碟碟扫个精光,80元。

山风冷飕飕,黑黝黝的大山里星星点点灯光闪烁。两人漫步在寂静无人的路上,抬头眺望夜空,觉得离天格外近,星光熠熠月牙儿弯弯,远比丽江明净宁静。

 

首页 驴记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驴记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