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中东欧懒人游 11 里加-立陶宛十字架山


 

2016-10-23 周日 多云转雨

上午公寓里磨磨蹭蹭,12点多才出门,冷风细雨迎面扑来,老B将厚厚的御寒滑雪衣裤全套上(去南极时的全套武装),两人慢悠悠穿过公园再次走进里加古城。

 

少女之舞——欧洲雕塑多应为世界之最。

 

看来我们与古城无缘,到布拉格、塔林和里加都遇阴雨天。

 

多次到欧洲见识无数教堂,唯有期待欣赏教堂管风琴演奏会。到多姆大教堂打探好明天中午音乐会时间和购票情况,然后城内转了一圈,顶着寒风来到流经老城的道加瓦河畔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照。

 

沿路看到有展示中国形象的广告灯箱,倍觉亲切。

 

里加的历史中心区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里加丰富的新艺术运动建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欧洲最精美的新艺术建筑中心”。

 

拉脱维亚战争博物馆建成于1916年,门口是拉脱维亚著名的火药塔楼,军火库呈圆筒形建于14世纪。火药塔楼是里加中世纪28座塔楼中唯一保存至今的,是里加城市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博物馆介绍了拉脱维亚从古代战争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史和藏品,展现了拉脱维亚人民为追求国家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曲折历史进程。

 

里加又被誉为新布拉格,上世纪30年代曾游览里加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写道:“里加,北方巴黎”。确实,当你漫步里加街头,常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因为有太多似曾相识的影子。

 

里加是波罗地海的重要贸易中心,运河环绕有中古时代特征的老城区,石板砌的街道狭窄,不同教派不同风格的教堂比比皆是,古老别致的建筑屋顶多用红瓦,屋顶上都有一只闪光的金属制公鸡——风信鸡。13世纪末当地居民认为的避邪之物, 现在成为了里加特有的标志。

 

天气好,蓝天白云下里加古城五颜六色的房屋会格外鲜艳,就像人们形容的“被打翻的颜料盘”。可惜啊......只能长叹一声。

 

老房子、教堂、石板路、咖啡馆、纪念像,雕像,喷泉随处可见, 这就是拉脱维亚里加的鲜明符号。

 

这幢漂亮的建筑是当年德国商人会所,商人为显示有钱有地位雇黑人看大门,后来干脆把黑人当作门神画在墙上了,所以这大楼也叫“黑人头屋”。

 

黑人头屋历经多次天灾人祸的破坏,甚至在1948年(前苏联时期)被彻底推倒,2001年为纪念里加建市800年,按照历史图片资料重建了眼前的这座建筑,外立面雕梁画柱、流光溢彩,金色的装饰在红色的砖墙上格外醒目。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数百年来矗立在里加市老城中心。教堂建于13世纪,而巴洛克式的钟楼则建于1690年,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木质教堂钟楼。圣彼得教堂后面的这组雕塑“不来梅的城市乐手”,取材于格林童话,讲述鸡、猫、狗和一头驴的冒险故事。同样的雕塑在德国不来梅也有一个,故有人说这是克隆货。据说摸一下会带来好运, 它们已被人们摸得锃光瓦亮了。

 

在13世纪至15世纪期间,里加同中欧和东欧的贸易一度非常繁荣。尽管大部分的早期建筑受到火灾和战争的破坏,但仍保存的中世纪中期的城市建筑仍然反映了这种繁荣。

 

被誉为母亲河的道加瓦河见证了右岸这座古老城市的兴衰,也让里加有了一条直抵波罗的海的宽阔水道。这座跨河铁路大桥曾被评选为世界上最美的十座铁路桥之一,我们觉得广州的许多大桥都要比其漂亮。

 

国家歌剧院是拉脱维亚建筑史和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建成于1918年,歌剧院的前身是建于1863年的新古典风格的建筑,由圣彼得堡建筑师负责建造,之前是德语城市剧院。国家歌剧院精巧的设计,古朴典雅,尤其创新的舞台设置,为古典音乐带来了新鲜血液,成为最著名的文化中心。

 

城市公园里的雕塑。何谓贵族? 1、文化修养;2、社会担当;3、自由灵魂;做人干净、优雅、有尊严地活着。那些依仗权势财大气粗的人是不能进入“贵族”行列,只能算“土豪金”类。

 

公园桥上的同心锁。历史上的里加曾被波兰和瑞典管辖,深受浓郁的宗教文化的影响,据说大雪纷飞的圣诞是探访这座城市最合适的季节。不过对于那些相亲相爱的伴侣而言,无论何时都是最美最好的季节。

 

自由纪念碑,为纪念在拉脱维亚独立战争(1918年-1920年)阵亡军人而建,是拉脱维亚的自由、独立和主权的重要象征。纪念碑高42米,于1935年揭幕,以花岗岩、石灰岩和铜建成,纪念碑上的雕刻描述了拉脱维亚的文化和历史。纪念碑由几个部分组成,每部分代表不同涵义:劳动、国家实力、精神力量和自由等。最下面的浮雕代表历史事件,顶部是手举三颗星,面向西方的自由女神,她手中的三颗金星代表拉脱维亚的三个历史与文化区,上面题字是“为祖国和自由”。

 

任务已完成,下午三点回到公寓,不愿出门喝西北风了。我们出游除吃喝住交通和景点门票外,基本不购物,今天居然没有花一分钱(除在公园给一位寒风中吹小号者零钱)。

 

公园的绿草地铺满落叶,有的树梢挂着残叶,没有了阳光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无奇。幸亏我们在塔尔图大学拍到了最美的秋色!上天是公平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该出手就要果断出手,以免后悔莫及。

 

 

2016-10-24 周一 多云转雨转雪  

 

上午十点退房,车留在公寓大院里,走过寂静无人的城市公园,径直来到多姆主教座堂。管风琴音乐会演出前到附近溜达,发现那家 1221年开业的著名餐厅,决定拉脱维亚的最后午餐就在这里!

 

多姆教堂。教堂以拥有庞大的管风琴闻名于世,每天中午教堂会举行音乐会,门票10欧元/人(网上驴友说7欧元,现已升价啦),所谓音乐会其实就是管风琴演奏。

 

里加古城建于1201年,10年后主教在靠近道加瓦河的东岸,垒下了多姆教堂圣殿的第一块基石。多姆教堂是里加城的象征,这是一座新教的主教座堂, 中世纪的波罗的海国家中最大的教堂,现在是拉脱维亚和里加大主教所在地,里加大教堂社团所在地,是拉脱维亚人的精神生活的标志。

 

教堂内摆放古老的管风琴零部件和文字解说。 多姆教堂的管风琴由德国著名管风琴建造家Walcker建于1882-1883年,1884年1月31日在教堂举行落成典礼。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它有4个手键盘,1个脚键盘,能演奏116种乐器,有124音区,144个管列,6718管子。

 

教堂后花园长廊展示着里加不同时期留下的传统文化艺术宝物

 

不知是哪个大帝

 

金属制的公鸡──风信鸡。相传13世纪末起风信鸡就被里加居民认为是避邪之物,人们把鸡身两侧分别涂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别风向,现在风信鸡只是作为城市的特有标志。虽历经战争破坏但老城区的许多古老建筑仍然保存下来,它们构造奇巧、外观精美,闪闪发光的金属公鸡昂首矗立在几座13世纪大教堂的尖顶上。

 

气势恢宏,和谐融合着罗马式、早期哥特式和巴洛克式新艺术风格的多姆教堂现高度为90米,多次修建后的现状定型是在19世纪。

 

查资料得知:管风琴最早在公元前约250年问世,这是构造最复杂、体积最庞大、造价最昂贵的乐器,是一架部无与伦比雄伟壮观的音乐机器。管风琴是纯粹的宗教(基督教)乐器,和拥有它的教堂或歌剧院同时建造 —— 因其结构是直接依附在建筑结构之上的。

 

管风琴属于自由簧乐器,演奏方法类似于其他键盘乐器。管风琴的音量宏大音色饱满,音域极宽广,尤其适合在庄严的气氛中演奏严肃神圣的宗教音乐。中世纪的欧洲每个小镇的教堂都拥有或大或小的管风琴,每到宗教节日都能听到悠扬的乐曲风中飘散。

 

管风琴音乐会12点开始,随着浑厚的乐声响起,听众(约50多人,有带孩子的全家老少、日本游客,没见到同胞们)侧耳聆听,因管风琴在教堂高处,我们无法一睹演奏者的形象,唯有摒息静听乐声自由发挥想象 …...。管风琴强音音量巨大,时而雷霆般响彻教堂空间震撼人心,时而奏出低声细语般的音色,细腻地表现微妙的情感,纯净优美旋律穿越时空随心飞扬。

 

近30分钟很快过去了,共三首曲。狮子第一次听这种演奏,老B曾在欧洲欣赏过故有资格作评论。今天这台1844年的华丽管风琴演奏者是位年轻女士,感觉水平比预想效果稍逊色。真有些遗憾,没能赶上教堂海报上的管风琴大师专场演出时间,毕竟这样的机会一辈子也难遇上。

 

这家餐厅是里加的美食名片,网上很有名气,最高评分为4.7。老房子建于1221年,至今已经有近八百年的历史。据说主理是当地特色菜肴的顶级大厨师,当然,淡季天冷食客少估计大厨是不会亲自掌勺的。

 


餐厅坐镇老城街口交汇处,多姆教堂塔楼的后面,坐下隔窗望着外面小街和来往行人,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寒冷的雨天里刚刚欣赏了美妙管风琴音乐,又在质朴温馨的氛围中享用波罗的海美食,有福。

 

点了当地特色红菜鱼汤,除了红菜丝和三文鱼块外,汤里面还有胡萝卜、马铃薯。

 

拉脱维亚的特色菜腌鱼,鱼肉新鲜,马铃薯当主食。西餐与中餐相比关键在于注重搭配装饰美,如同艺术精品的佳肴真舍不得下口呢。

 

餐厅招牌热菜鸭肉,感觉味道合口味,火候适中,应该打4.5分 (对讲饮讲食的老广而言,已是相当好评了),结帐加小费共57.5欧元。

 

饭后返公寓,取车上路前往立陶宛的克莱佩达,此时为下午2:30,今日行程310公里。 离开拉脱维亚重新进入立陶宛,没有检查站,没有铁丝网,没有持枪警惕审视的卫兵,只有一个写着“Lietuvos Respublika(立陶宛共和国)”和一个蓝底星星的欧盟标识牌,这才是真正的欧盟无国界啊。这48天的中东欧游除第一日入境奥地利须亮出护照外,走遍九国自由出入无人查问。感叹之余想到:咱们堂堂大中华国何时才能有这一天呢?

中途特地绕到立陶宛希奥利艾附近的道曼图十字架山。顺公路旁的一条岔路前往,不太远,空旷原野中间一个传奇神圣的小山坡,密密麻麻立着大大小小约55000多座十字架。这是数十万亡灵的慰藉之所,十字架山漫长曲折悲壮的形成史就是立陶宛国家历史的缩影。

 

天阴沉横风寒雨,十字山周边不见有人影,狮子打雨伞顶风独自前往。资料介绍,立陶宛历史上不少战争和革命都不同程度地保留在这些十字架上,据说最先源自1831年和1863年两次反抗俄国的起义,进入20世纪后十字架数量迎来了爆发性增长。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欧原有的政治结构土崩瓦解,立陶宛宣布独立,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0年立陶宛又失去独立地位,被迫成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亡国不亡心,人们把十字架山视作立陶宛独立精神的象征,不断来到这里留下十字架,以示自己依然忠于故国的身份和传统信仰。

 

苏联当局为对付立陶宛人民“无声反抗”,几次运走山上的十字架,而十字架山的规模反而越来越大、越来越壮观。1960年恼羞成怒的苏联政府对十字架山“处以极刑”:用推土机铲平了山顶,小十字架被当作垃圾运走,大型十字架付之一炬。为了防止十字架“死灰复燃”,道曼图山被严密看守,严禁立陶宛人接近。

 

然而历史前进的巨澜不可阻挡,光阴流转时过境迁,1990年苏联轰然解体,立陶宛成为第一个脱离苏联的国家。此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十字架山又恢复了往日的辉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继续树立各式新的十字架,用于纪念、庆祝、祈福。

 

“感谢你们,立陶宛人,因为这座十字架山向欧洲国家和全世界见证了这块土地上人民的信仰。”1993年罗马教皇保罗二世专门造访十字架山,宣布这是一个充满期盼、和平、爱与牺牲的地方,并立坛讲经。1994年十字架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身临肃穆的“十字架森林”,人们触景生情,敬畏缅怀的心情油然而生。 一个十字架印证着一段故事,代表着一条生命,一种意志,一种坚守,一种力量。来到这里你会被感动并切身感受到: 原来,不败的意志可以如此倔强。

 

黑压压的云更低风雨也大了,气温迅速降到摄氏1度,此时天上飘落雪花,活像群群疾飞的鸟儿迎面猛扑过来。

 

雪越下越大,很快路旁、草地、原野、房顶、树叶都变得白茫茫一片,来往的车辆少了很多。老B边开车边担心,一怕雪大路面结冰路会有危险;二怕找到加油站前车已没油了。下雪时,油箱里只剩下四分之一汽油。

 

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风雪中及时来到加油站

小心驾驶一路顺利,晚上7点终于到达目的地克莱佩达。房东嗜好收藏各种古董作房间装饰,此木雕茶几上面的人物衣着打扮颇似古时候的天朝,或许是来自遥远神秘的东方?

 

这是克莱佩达老码头里一栋有历史背景老房改建的公寓,虽然设施较陈旧但房间面积大也挺舒服自在,一步之外就是港口,停泊了一艘翻新复古的风帆船。

 

窗外夜色。克莱佩达小住两晚,房东推荐附近一家有奇特和狭长海堤的国家公园,碰上这样倒霉的天气我们懒得去了,对采购琥珀的兴趣恐怕更大些。

 

 

首页 驴记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驴记

上一页

下一页